bsport体育很多人对成都房价还停留在8000元/㎡的水平,一是没看到郊县城市拉低了大成都的均价,二是没有经历9月份成都房价的一次飙升。
根据房管局网签数据,16年11月成都主城区在售楼盘均价为12530元/㎡。意味着买一个90㎡的小套三,总价大概为110万,首付约为35万,30年按揭月供为3760元(9折利率)。如果家里面2个人上班,月供压力倒不大,毕竟租个位置稍好的套二至少都要2500一个月。
而一线元/㎡——几乎是成都房价的3-4倍。北上深的人来成都买房,只看地段和品牌,几乎是不关心单价的,因为相比较而言实在太便宜了。
1、买房需求:成都本地人其实大多都有房,以改善型需求为主;但是四川的2、3线城市都喜欢到成都买买卖,比如达州、自贡、南充,经常是1个家族在1个小区买好多套,毕竟成都房价算比较温和,又不是买不起;还有就是在北上广工作的四川游子,北上广是买不起的,迟早是要回成都买房的;还有就是投资客,北上广的投资客9月份就狙击过一次。
2、土地供给:成都三环内和高新区几乎没有新土地供给,主要靠旧城改造,但是旧城改造一般坐地起价,土地成本高昂。绕城边上的土地供给倒是很大,但是谁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住,配套都没有。稀缺的土地供给导致主城区房价会逐年攀升,参考北上深。
3、土地成本:关注土地交易市场的人就知道,经常是20几家开发商竞拍一块巴掌大的的地,最新成交的土地几乎都是在6000元/㎡以上的楼面价,包括12000元/㎡的楼面价,意味着至少要卖15000以上才能收回成本。
坦率的说,成都懂房子的人会首选这5个开发商的房子:万科、龙湖、中海、华润/保利。我知道这条会引起很多争议,但是只有这5家开发商的业主了解其中的滋味。
中海,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代宗师,行业的最低负债率,最高利润率,是系统性的优秀。中海在成都的中海名城(神仙树第一个楼盘)、中海龙湾半岛、中海格林威治城、中海城南1号都能唤起成都富人的美好回忆。
华润、保利,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,比较均衡,毕竟是大国企,背景强,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。
不是说小开发商的房子不好,只是小开发商遇到问题的概率更大,比如资金链断裂,比如交房质量差,比如物业不给力,遇到一次足够后悔你一辈子。买房子是一瞬间的事情,但居住可是一辈子的事情。
11月成都出台了最严厉的限购政策,在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买房,要么有户口,要么交1年社保,且只能新买1套——其实大多数人失去了在这个区域购房的资格。
但是刚性需求毕竟还在,尤其是年轻人,不可能因为限购政策就不买房。那到底什么区域是最适合在成都买房的区域?
成都一直有种说法,南富西贵,东穷北乱。“南富”很容易理解,神仙树、桐梓林这种高端居住区就在城南,加上高新区的政策扶持,房价也是一路飙升。“东穷”,咋说呢,就是因为以前老国营工厂太多,但是东二环的攀成钢也不错。“北乱”就是因为火车北站、荷花池批发市场了,居住氛围比较差。
个人认为,所以如果追求品质的话,还是推荐城西。毕竟城西是“最成都”的居住区域,像宽窄巷子、青羊宫、杜甫草堂、锦里、、浣花溪都在城西。城西最纯粹的居住区域——双楠也在城西。
城西的商业配套也比较齐全,比如双楠的伊藤,是全球伊藤销量最高的店;中粮大悦城,去年开业,很时尚很潮流;龙湖金楠天街,挤到爆。
成都房价连续五周下跌,七万炒房客被套成都楼市,成都楼市的巅峰结束了,成都楼市分析第46篇出炉。
成都楼市2021年10月第二周数据出炉,其中:一、成都楼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数量为136029套,135727套,135886套,上下震荡。
现在成都楼市也只有新房市场,还能保持住热度了,只是不知道在成都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下跌的情况下,成都楼市的新房热度又能持续多久。最近根据彭叔观察,尽管成都的一些网红新盘还需要摇号,但是这些新房摇号的难度已经降下来了很多,参加的人没有那么多了,这里面已经是一个信号了。说明成都买房新房的人也开始出现减少了。
其实成都未来五年、十年的人口流入量肯定不会像过去一样多了,成都现在已经把整个四川都吸得差不多了, 而且成都的生活成本也已经上来了,除了房价比较高以外,其他的价格也都已经涨起来了,尤其是房租,成都的房租都快赶上东部城市了。年轻人留在成都的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。如果说未来成都无法保持每年高强度的人口流入,那么成都的房价又要靠什么才能上涨呢。
后期成都楼市还有可能要出台房地产税,毕竟成都在这么短的内连续出台了三次二手房指导价,出的这么急,总感觉像是在准备着什么。
这个问题在2016年9月之前可能是正确的,之后应该是伪命题了。自从中德60套房炒作出来,成都房价(所谓成都南面)已经暴涨50%,从中介得来消息应该是北上深炒房大战成都了,本地人被裹挟买房。成都十一限购宗旨是任何自然人都可以再买一套,不管以前有没有房,因此并没有导致炒房团实质性减少。原来主城区均价一万已经变成一万五,高新三万的比比皆是,天府新区开盘抢空也很正常。当然如果和北上深比起来你可能觉得便宜,但对人均GDP排名56的成都,周边土地供应很大的成都,应该是有点不可思议。成都能够炒起来也合情合理,毕竟不管是政府还是开发商,还是炒房团预期都在,散布假消息60套房的中德也没实质处罚。只不过安逸的成都在老成都心中会渐行渐远,一个为买房充满奋斗的成都呼啸而来。
这段时间了解到的二环内二手房的情况:惜售非常普遍,即使没有最新的二手房限售政策,房源也很少。成都房价的低点大致在2015年底,现在卖方和买方的估值,大致上卖方(如果打算出手的线%,买方能认可的价格是涨40%。
外汇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局面,就是在价格达到一个新的区间后,会有2到3周的大幅波动,技术分析上把这个阶段理解成修复技术指标,从人的角度来理解,也可以认为是市场参与者的估值逻辑还没达成一致。如果把周期乘以3,则可以推测成都二环内的二手房买卖双方,会在2个月左右达成一致,二手房挂牌价格也会趋于统一。
如果我们从市政建设或者叫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,二环内的拆迁成本和上述局面有什么关系?如果在二手房挂牌价格趋于统一之前开始拆迁,会终止重建估值逻辑的过程,那么,大家共同认可的基点还是2015年底的价格,在这种情况下,16000到20000就是个合理的价格,这是2015年价格的两倍,被拆迁方会认为这是公平的。一旦重建估值逻辑的过程结束了,大家内心的价格基点就变成了当前价格,此时再来拆迁,16000到20000的价格会挑战大家内心的公平感。
2017-03-11更新:这两天有知友私信问我房价在未来某一年会涨多少,抱歉啊,水平有限算不到。2016年能预估一个大致涨幅,是因为成都2016属于补涨,有参照物容易估算,和创业公司对标法估值是一个思路。到了2017年成都应该会演化出自己的估值逻辑,再想估算涨幅就不容易了。2017-03-19,补充两个链接:未来6~8年的估值参照(仅供参考):探讨成都房价的未来趋势(2016年到未来几十年)? - 老王的回答 - 知乎前面提到过一路一带对成都的影响,写的太空疏了,@圆枪枪同学的回答有理有据,令人信服:)探讨成都房价的未来趋势(2016年到未来几十年)? - 圆枪枪的回答 - 知乎
远远看着,貌似成都风险偏好明显上升。投资该激进还是该保守,非余所能知,不过老王还算经历过市场波动,劝各位同学,今年把生活支出降下来。浮动盈利会让人对钱失去感觉,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减少非必要支出。
冒昧建议,把追剧、打麻将的时间拿来看历史。多看看安史之乱、从第一次战争到天平天国结束这两段历史。我私下以为,美国现在经历的,和安史之乱有相似之处,一个大国国策转向,影响是方方面面的,如唐军在安史之乱后撤出帝国北方,极大改变了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。
投资是大环境看趋势,小环境找入场点。现在的小环境和第一次战争到天平天国结束这段历史有相似之处,危机自外来,按技术分析的思路,当年是下跌大趋势中的反弹,可以找顶,现在是上涨大趋势中的回调,可以找底,多看看,可能有助于预判转折点bsport体育。
2016年这波行情,让我认识到,从投资的角度,提前6个月看到房价上升的苗头,没有任何意义,即使判断正确,也会面临价格起来后,无法离场的问题。以现在的限购政策看,至少要提前一年半预判价格会上升才具有投资上的意义。
最近在从空间生产的角度考虑哪里还有估值洼地,就想到历史的一个著名的事件,这个事件的发源地在祖国的南方,势如席卷扩展到祖国的东南,以南京为基地向西扩张 -- 这个事件是太平天国:)
回想太平天国的历程,如果只从地理上考虑,是一次从东向西打通长江上下游的努力,包括翼王石达开从南京出走,尝试占领四川的军事行动。在这次失败的尝试中,我们注意到长沙这样一个关键节点,正是出自湖南的湘军阻止了太平天国向西扩张的势头。
我们今天的改开局面,从地理上说和天平天国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,也是起自祖国南方,扩展至东南,再向西扩展。而且,从房价上说,长沙和武汉形成了鲜明对比,长沙在8月份跟涨之后,现在又有回落的趋势。
放在更大的空间范围看,上个世代的连通东西的尝试都失败了,无论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、1900前后的德国保罗二世的柏林-巴格达铁路计划、还是日本人后藤新平的新旧大陆对抗计划。那么如果我们这个世代,连通东西的尝试能够取得成功,长沙将成为一个关键的力量中继节点 -- 从这个角度,我冒昧猜测,长沙会成为未来两三年一个比较适合投资房产的城市。
如果想找短线年股市也会有些机会,这个是我9月份买的一只上海本地股票的涨幅(为了避免赶上春节前常有的回落,已经分两次出场了,剩一点看看能不能在春节前多赚一点)。9月份本来是想着快进快出赶个10%左右的过年行情,没想到涨了20% -- 从这个涨幅看,国庆后的行情可能会延续到2017年。如果在成都有熟悉的上市公司,不妨考虑在2017年找个业务向好、股价比较低的节点进场,挣个10%左右的无风险收益。
以后应该不会再更新这个答案了,感谢各位的评论和私信,各位的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。我私下以为知乎的正确用法就该是这样的,一个不同观点汇集的平台,通过这个平台,我们逐步修正,向真像靠拢。
这几天看到“2016房价暴涨之后该怎样收场”成了热门问题,忽然想到2009年那次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,从市场的角度,一个趋势的形成需要一次标志性事件,可能这次暴涨和2009年那次具有类似的意义吧?标志着从一线向二线溢出的开始。而且,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:平时留心庶务的人,大致能够提前6个月看到苗头,2009年那次我还在欧洲出差,是从一个不相关的新闻里面看到价格上涨的苗头。今天回过头来看评论区,大家大致也在房价启动前6个月就开始关心成都房价。
之前我和桑桑同学讨论过老城区和南部升值逻辑的问题,我们都没有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,今天评论区有杭州的同学来分享杭州的历史数据,不胜欢迎之至啊(好奇怪,at不到谢同学)@文桑桑:
关于老城区和高新产业区房价保值或高回报,我有一点不是很成熟的想法:从杭州城市发展的角度看,商业旅游基本集中在老城区(武林、龙翔桥一带,以钱塘江以北粗略划分),环境资源以及当地人居住习惯来看,有很大的优势。高薪产业区,以滨江、余杭未来科技城为例,新房溢价率高,投资回报率很高。以目前这一轮行情来看,由土地价格推高发起(个人观点),伴随高新产业区房价成倍的收益,老城区优质房源也有较大幅度上涨。但高新产业区以下沙为例,随着政府政策导向,这轮上涨中下沙涨幅不高,且普遍存在2012年买入到现在仍未解套的情况。所以,我认为,以不同的风险偏好来选择投资片区,必定在投资高新产业区前(高回报高风险),做好充分调研(如人口集聚、流动性、产业支撑、政策支持等);在投资老城区前(相对较低回报及低风险),只需做好基础调研(如学区、居住环境、周边配套交通)。
补充一下:老城区多为自住,投资较少;高新产业区以投资居多,收益主要取决于套利时机。
涨幅多少,何时见顶。武汉,合肥的暴涨与成都是有差别的。年初的全国大中城市住宅库存后十名有它们。而在08年后,工业附加值增长看,它们属于产业转型比较好的城市。认真的朋友可以查看政府网站,看看它们近几年工业数据的变化,而区位优势明显,一个长三角末端,一个中部枢纽。成都以上几点并不具备,我虽看多,但不认为涨幅能差不多。见顶判断比较简单,紧缩银根就是信号。提高首付比例,加息,第一次加息赶顶,第二次加息见顶。
如果考虑地理因素,成都有一个优势(应该算成渝),在历史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(具体的情况不记得了,应该是从《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》里面看来的)。如果一带一路能取得成功,成都有很大可能参与其中--正好前一段看过一点中世世界贸易的资料,发现地理位置是个无法取代的优势,今天的热点往往在中世时期也是热点。
有哪些像《人类简史》这样透过现象谈本质读完让人感觉醍醐灌顶的好书? - 老王的回答
”管中窥豹,以小见大”——这是我的优势也是劣势,能在早期根据很少的样本形成方向性的判断,但是,当局势逐渐明了,样本数量上升后,我缺少专业知识和估值体系来计算价格的升幅。
如果从大成都的概念入手,推荐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(我还没看过:)),那个大金字塔小纺锤形的结构,说不定在成都会得到体现。
刚刚在另一个问题的评论区,有人提到2013年某投行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分析报告,据说啊,对成都的走势预测的十分精确--对比一下,我这个水平大概相当于会写“Hello World”程序,完全不够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016-09-12更新:评论区@Xia Li分享的信息:锦城大道年初到现在涨了30%。另,大概三个月之前@完大三曾经拿武汉最近三年的数据与成都进行对比,武汉的房价上涨了80%,成都基本未动,那参照xia li同学的信息,成都南部的优质地段可能会把这个涨幅补回来(此处为本人推测,无任何数据支持,仅供参考)。
评论区@文桑桑和我就南区和老城区哪个更具升值潜力有过讨论,现在看来,桑桑同学的观点是对的,城南更具潜力。
而且,当一个区域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后,可能会出现示范效应,加速观望者的进场速度,也就是说,成都的房子它的投资属性的比例会逐渐增大。在比,佩服一下评论区全款投资桐梓林的那位同学,他在大概半年前就预判成都会成为下一个值得投资的城市(他不是成都本地人,居然从天津跑到西南来投资房产,这个决策难度有点大:))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16-05-12更新:晚上和上海的同学聚会,聊到一些和房价有关的,分享下:关于岛状上涨:不涨的地段,同学给我找了个例子 -- 两个区的结合部,基础设施建设落后,公共服务水平低,现在上海连浦东都普遍7万的时候,浦西一个很早就开始开发的区域,现在只有3万左右。
如果想在成都认真搞商业地产投资,上海应该是很好的分析范本,这20年里面,上海从尘土飞扬到尘埃落定各种样本都有,如果能在上海选择几个区域进行观察对比,可以为以后在成都的投资形成很好的参照系(当然,不会完全相同,只要能让自己形成一个概观就非常有价值了)
比如说地铁开通,对指定区域的商业形态一定是正面的影响么?照我这段时间的观察,还真不一定。浦东有个开发很早的区域,通了地铁之后,反而加速了有消费能力的住户外迁的进程。现在剩下的是典型的黑洞商业形态:彩票投注站比其他区域面积大几倍,用户体验特别好,网吧、游戏厅也是装修特别好 -- 这说明该地段的商业吃水线下降的厉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2016-05-07更新:因为这个答复,最近又有几位朋友和我分享买房信息,粗略总结一下:按几位朋友买房位置分布看,估计成都房价会呈现岛状上涨,即市中心是一个岛,能提供大量高薪就业机会【9,000~15,000】的园区辐射范围内会构成一些分散的岛,我猜,这些地方的房价到明年,应该能看到明显的上涨。
可能是年纪大了吧,最近开始替咱们成都的前任市长感到惋惜,他在成都做这样一个放水养鱼的局,不知道造福了多少DS。作为中年DS中的一员,我要对这位前任市长表示感谢。
1、从投资的角度,我是非常失败的,被市场清空了三次。2015年被清空之后,一直没缓过来【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投资类别,如果一定要和股票类比的话,可以近似为上了杠杆的股票】。
2、最后一次被清空的时候,对形态掌握的要比7年前好一些,失败的原因,私下归结为:可能人心里藏着自毁的倾向,当市场走势和个人预期之间形成某种格局的时候,我就会按照错误方向一直加仓【这个道理是在一次等公交的时候想到的】。--综上,可能我对成都房价的判断是错误的、可能我对成都房价的判断是错误的、可能我对成都房价的判断是错误的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然后,玉林的房子我还在持有,以下内容仅供参考:
今天刚刚到上海,在枣庄路、金杨路口走错了,走错了二三十米之后,看路两边的店铺,意识到走错了。问题在于,我已经离开上海3年半了,也就是说,金杨这一片3年半没什么变化。如果您2008年的时候关注过欧元走势,一定会对暴跌之前欧元近乎静止的形态印象深刻。上海房价的问题可能是类似的,中心区域高位震荡,外围近乎静止【不是价格静止,是居住人群没有变化】。
当然,中国还没有人经历过一轮完整的房地产走势,静止之后会走成什么样,想来没人能说准,只是作为一个警钟放在这里。两相对照,从玉林消费升级看,成都中心区房价可能处于一个低位震荡的阶段,从技术分析的角度,存在上涨的可能。
一个我的预判,贴在这里,便于您观察【如果能让您尽早发现我的判断不靠谱,总是更好】:2016大选:1、希拉里大概率当选2、Trump即使当选,也是下一届的事情了,本届可能会被共和党内部黑掉。--再次,即使上述判断正确了,也不能说明我的成都中心区的房价判断是正确的。
部分内容参考了为什么麦当劳旁边一般会有一个肯德基?有经济学依据吗? - 博弈论 中克劳德黄的答案以及《热浪: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》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一、观察的位置:玉林片区【人民路、玉林南路、倪家桥路、二环路围出来的区域】、棕南片区【大致在川大西门好又多超市到盛隆街之间】、蓝天路这几个位置的共同点:介于一环、二环之间,房型以小高层为主,从2012年到现在房价无明显变化(我2012年到成都)
二、在生活中发现的变化:1、玉林南路两侧餐饮业的变化,大概两年前,这条路两侧都是主打低端工作餐的小店,这两年陆陆续续多了几家主打家人、朋友聚会的店(尤其是一家卖串串的店,生意格外好)2、春节回来后,在蓝天路上见到一家茶馆转让,特意标明不收转让费3、好又多超市边上原来有家麦当劳,春节回来才注意到关店了
三、猜测下上述变化的原因1、玉林南路两侧餐饮消费升级:有公司从附近的写字楼迁出,搬到其他片区【佐证:核动力院整体搬迁、我原来在高升桥上班,后来公司搬到南延线】,导致工作餐客源减少,迫使经营者向家庭聚餐、朋友聚餐转型
3、麦当劳关店:按克劳德黄的答案,该麦当劳位于OC(Office Center),SC(Special Center,一般指学校等),四川大学这个客源没有变化,那说明Office Center的客源减少了
综上,观察范围内的公司迁出是个趋势,该范围内的餐饮业将保持升级趋势,从工作餐市场向聚餐市场转型,按照飞轮系统那套说法,飞轮开始转动后,将继续从其他片区吸引客源到本地消费。--那么,这轮消费升级对房价有什么影响?
如果没有开发商介入,该片区的住户中,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将持续上升,产生挤出效应,有能力购买二套住房的住户也会迁出,长期看,房价有下行压力(可能会拉升房屋租赁价格)。
如果有开发商介入,本片区有可能向桐梓林片区看齐,经过一轮拆迁重建,该片区住户转变成高收入人群,但是,在成都向南发展的大势之下,可能性似乎不大。如果该片区真变成高端住宅,客源倒是不太成问题,成都原来曾经炒过郊区高端别墅的概念,近年郊区高端别墅价格回落【应该超过20%了】,说明有钱人兜兜转转之后,还是觉得市中心好。
其他:对成都南部格局的观察,从我见到的住宅区和购物中心看,南部住宅以居住功能为主,将消费引导到shop mall去,这种格局有好处,能在指定区域形成密集客流,但是也有坏处,按《热浪》里对芝加哥高温灾害的事后分析,单一居住型的小区,由于缺少路边小店的公共空间,无法对社区形成支持,尤其是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的当下,应该会有一部分住户从南部向有成熟社区支持市中心区域回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我是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2016-02-22更新:这么业余的观察居然获得了一赞^_^。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工作餐市场和聚餐市场的一个区别:服务人员的数量。在同一条街上,一家做工作餐的约10张台的冒菜店,要4个人,另一家13张台做聚餐的砂锅串串店,要10个人才能在高峰时段保持及时响应,以成都的工资水平,10个人每个月大概要3万块的人头费,和我们现在做的一个人力资源大数据项目的人头费差不多。
以前和老板讨论过纳什均衡在就餐市场上生效的原因,两家经营类型相似的大店为什么会背靠背分布,老板说起一个客源溢出的观点,我私下里以为很有道理:一家店不管多么火爆,都不能按最大客流量配置服务能力,如果有些慕名而来的客人没找到位置,而旁边恰好有家风格类似的店,很可能会去尝试一下 -- 而这些客流对一家新店非常重要。